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17日钢市重要资讯解读:钢坯大涨60/银行踩雷上海钢贸

 1、乐观派

  钢坯大涨60的内幕曝光!

  此次价格上涨,部分商家认为不是市场全面的启动需求影响,仅仅是部分品种需求旺盛的带动,不过由于多数高炉企业处于亏损,调坯轧材企业也基本没有利润,价格上涨是市场所期望,如果明日市场成交仍然不错,那么价格会可能仍然会稳中向好,若无成交的支撑,那么后期价格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

  3月利好增多 钢价迎反弹行情!

  在2月下旬这段时间里,可能会成为钢价的过渡阶段,在资金压力下,近期可能钢贸商还会有出货压力,但是随着3月份的到来,利好消息逐渐增多,钢价极有可能会迎来一轮反弹行情。

  “金三银四”钢价会涨?

  元宵节后随着下游企业工作人员基本到岗,可能会吸引部分钢材需求的释放,但在当前较高的库存压力下,钢价能否随之改善并不能确定。考虑到年初国内经济走势、资金面偏紧以及工程项目开工需前期准备,因此笔者认为今年钢材市场的需求旺季依然会推后至5月份前后,传统的“金三银四”或有回暖,但仅仅是个开始。

  钢企迎来“最寒冬”“退路”能否走出新路?

  钢铁产能“退路”为何这么难走?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令钢铁项目一方面对GDP贡献大、承载就业多,另一方面转产成本高。地方政府往往对其“一见倾心”,企业却是“进门容易、出门难”,钢铁产能只能是“向前走、难回头”。“产能退出应当是市场的优胜劣汰行为,退出机制最终要走向前所未有的市场调节机制,企业在高门槛、自由竞争的环境下优胜劣汰,进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宋继军说。

  2、悲观派

  钢铁业“关停”或“被购”?

  “虽然通过兼并重组可以解决钢铁企业单一采购和无序生产现象,但是我国钢铁企业在各省的分布以及位势不同,因此,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应该根据各省之间的差异,由市场决定方案。”资深分析师薛和平向笔者表示。中国钢铁行业实现重组并购整合,是实现国内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兼并重组后大型钢铁企业也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钢铁行业仍然持续低迷,2014年钢铁行业不仅会掀起并购潮,部分中小钢企难逃关停甚至破产。 

  银行踩雷上海钢贸 分行一个月背26起官司!

  日前,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在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透露,其新增的不良资产主要就是2011—2013年间形成的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上海为主的钢贸。“只要提到上海钢贸,大家都会想到民生。孰不知做得最早的是中信银行,后来很多进来的银行都在学中信模式。”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钢企“翻身”假象】政府财政补贴成“救命皇粮”

  在揭开上市钢企年报面纱之时,却显现出一番意料之外的情景:2013年33家上市企业八成预喜,其中12家预增超过100%。同时不乏有部分公司“脱星摘帽”。有媒体表示,业绩与股价背离的背后实则是钢企在冒虚火,其中政府补贴被称之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之下,钢企得以翻身的“救命皇粮”。

  一个因买钢材写欠条未盖公章惹下的百万官司!

  建筑公司项目部质检员张某,购进一批钢材用于项目建设,而后写下一张结欠条,称欠供货方180万余元,但欠条上只有他的签名,没有公司公章。由于没有还款,张某及其所在的建筑公司被告上法庭,鲤城法院一审认为,欠款应由建筑公司偿还。近日,泉州中院终审驳回一审判决,改判由张某偿还欠款。

  【事实记录】“钢贸大王”的最后一口气

  当你潜入一条黑暗的隧道,发现自己已无路可退,而余下的那口气又不足以支撑原路返回时,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前行,游向未知,并祈祷能找到出口。这是流传至今来自古希腊潜水者的经验之谈,没有任何潜水设备的他们曾深潜至爱琴海底诸多珊瑚溶洞中抓捕龙虾。

  【钢贸黑洞】两大佬身陷联保模式泥潭

  周宁人的钢贸帝国,因抱团壮大,亦因联保模式身陷泥潭。钢贸行业资金黑洞正向担保业和信托业蔓延。去年全年,银行都在加紧对钢贸行业不良资产的清收、起诉、催讨工作,截至去年上半年,仅上海各级法院涉足钢贸的诉讼案件就超过600余起。

 

中国钢材网


TAG: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